当前位置:[ 网站导航 ] 首页 > 中医养生 >

医家养生之从本能到自觉

发布时间:2011-12-06 15:09:00 作者:百年养生网 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中医养生 养生之道

在对自身一无所知的原始时代,人们为了解除病患之苦所采用的第一个方法,很可能是出于本能的自我调节,如运动、静卧安坐。

在漫长的人与自然斗争的实践中,人们还积累了其他一些治病经验,如被树枝、石块刺伤而治愈疾病,发展为针砭;由服食某些物品治愈疾病,发展为原始药物疗法。但这些知识都是零散而片面的,属于感性认识。人们通过自身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疾病的内在规律产生初步认识,进而把各种疗法进行综合分析,发展为中医的治疗体系。

《内经》是汉代出现的重要医学典籍。它是整个先秦时期医疗经验的汇总,代表着当时中医所达到的水平。通过它我们可以发现,在先秦时代,炼养活动在中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素问·宝命全形篇》中说:“凡针悬于天下者五: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之伪真,四曰制砭石之小大,五曰知脏腑血气之诊。”也即把“治神”、“养身”这些内容放在了高明医生必备条件之首。

详解血瘀体质:血瘀体质的表现症状,自测题,怎么调理,食疗药膳

由两汉至隋唐,养生术在中医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此间每一位名医也多是养生大家。他们不仅身体力行,而且把各种锻炼方法用于临床,使之技术化,实用化。东汉末年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认为,导引吐纳能使气血流畅而通利九窍,防病治病。外科专家华佗则编创有“五禽戏”,可视为动功的先驱。东晋葛洪倡导神仙导引,也是个医学家,在其《抱朴子》中曾记载了胎息、闭气、守一等多种方法,在动功方面则包括龙导虎引、熊经龟咽、燕飞蛇屈等等。南北朝时著名道教理论家兼医学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保存了当时很多养生专著及流行功法。在静功方面,他介绍了以服气为主的功法,后世六字诀法,可能以本书记载为最早;在动功方面,更是丰富多彩,诸如摩面、琢齿、狼踞、鸱顾左右、顿踵、叉手等等。其中还有晨起可做的成套动功方法。

古代医学养生术至隋唐时期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巢元方所撰《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论述疾病病因和证候的专著。它不记载治疗方药,而是强调补养导引之法,共收入气功疗法260余条。其中炼意者有内视丹田、存视五脏或存念行气,涉及全身各部,此外还有仿生动功,锻炼呼吸,或各种方法相互结合。唐代孙思邈著述丰厚,《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存神炼气铭》、《摄养论》等书融道、佛、医、儒等多家养生方法于一体。

唐宋之际,由于佛道宗教兴盛,修炼之风尚风靡于世,使修炼与医疗行为逐步分轨。尤其是宋以后,儒家文化禁锢日益森严,行医者多为落第儒生。此前集道教修炼与精研医术的“道医”让位于“儒医”。他们借行医运其才、畅其志,对医理只从典籍文字中加以推求,对治疗的研究重于形质的发挥,而忽略气化的深究。

王波:长高贴敷方的配方与用法,功效与禁忌,长高,命门穴,生长激素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隋唐五代兴起的内丹术在宋明时期的发展与传播,内丹修炼的筑基技术也逐渐成为医疗养生的组成部分,在明清时期有一定影响。动功类有八段锦在宋代民间广为流传。传为南北朝达摩所创易筋经出现于明代。此外,明清之际是武术的成熟期,很多门派的练功方法对医疗养生的发展有很大推动作用。1949年后开始流传的医疗气功,尤其是动功,多脱胎于武术气功。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

文章评论

深度资讯月榜

本类周榜

随机深度资讯

  • 官方微信公众号
在任何搜索引擎中搜索一下“ 百年养生网 ”即可快速到达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