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导航 ] 首页 > 中医养生 >
中医对骨疾病治疗学的认识与方法
发布时间:2011-12-05 22:00:01 作者:百年养生网 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中医养生
中医认为对骨疾病的治疗应以辩证论治为基础,贯彻固定与活动统一(动静结合),骨与软组织并重(筋骨关重),局部与整体兼顾(内外兼治),医疗措施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医患合作)的原则。
《普济方·折伤门》中说:“凡从高处坠下,伤损肿痛,轻者在外,涂敷而已;重者在内,当导癖血,养肌肉,宜察浅深以治之。”又说:“血行脉中,贯于肉理,环周一身,因其肌体外固,经隧内通,乃能流注不失其常。若因所伤,内动经络,血行之道不得宣能,痪积则为肿为痛,治宜除去恶癖,使气血流通,则可以痊愈也”。阐明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治疗时必须互相兼顾。
内治法:此法乃通过服药使局部与整体得以兼治的一种方法,可按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先攻后补,攻补兼施或先补后攻等,临床一般采用三期辨证而选择使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说:“今之正骨科,即古跌打损伤之证也。专从血论,须先辨或有痪血停积,或为亡血过多,……二者治法不同。有痪血者,宜攻利之;亡血者,宜补而行之”。所以在治疗时必须治血与理气兼顾。常用的有攻行气活血法、清热凉血法;中期的治疗,局部肿胀基本消退,疼痛逐渐消失,癣血未尽,筋骨未连接,故宜用和法,以和营生新,接骨续筋。常用的有和营止痛法、接骨续筋法、舒筋活络法;到了后期,由于气血耗损,往往出现虚象,《素间·三部九候论》说:“虚则补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损者温之”,故应采用补法,常用的有补气养血法、补益肝肾法。若病久而复感风寒湿邪,宜采用温经通络法。在辨证治疗上更应强调的为重视调补肝肾二脏,盖肾主骨,肝主筋,骨疾病时往往是筋骨并伤。肾主骨,主生髓,骨是支持人体的支架,因为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所以骨的生长、发育和修复均需依赖肾脏精气的滋养和推动。临床上小儿的骨软无力,自门迟闭以及骨胳的发育畸形等都是肾的精气不足所致。骨折伤必内动于肾,因肾生精髓,骨折后肾生养精髓不足则无以养骨,故治疗时必须用补肾续骨之法,多采用入肾经的药物。筋骨相连,骨疾病也必然伤筋,肝主筋,筋伤内动于肝,肝主藏血,肝血不足则无以荣筋,筋失所养而影响修复,所以补肾的同时须注意养肝壮筋。伤筋伤骨后,无论有无肝肾亏损,为了促进修复,均应有调养肝肾。
外治法:即对骨疾病的局部治疗方法,它在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方法有外用药物、手法、夹缚固定、牵引、手术疗法等可根据病情选择运用,中医学的外治疗法有许多独到之处,并有许多可谓世界首创,而且时至今日仍沿用不废。如马王堆三号墓的《帛画导引图》绘有导引练功法治疗骨关节疾病,汉代华佗已开展了死骨剔除术,葛洪还首先记载了用夹板(竹简),固定骨折,指出固定后患肢勿令转动,避免骨折重新移位,同时夹缚松紧要适宜。唐代蔺道人在《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一书中更完善了骨折的治疗原则为复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提出了复位前要先用手摸伤处,识别骨折移位情况,采用拔伸、捺正等方法,骨折复位后,将软垫加在肢体上然后用适合肢体外形的杉树皮夹板固定;固定后提倡动静结合“凡曲转,如手腕脚凹手指之类,要转动……时时为之方可”。对开放性骨折的治疗要求采用经煮沸消毒的水将污染的伤口和骨片清洁后“绢片包之”,“不可见风水”。他还创立了椅背复位法,以整复肩关节脱位。巢元方在《金疮伤筋断骨候》中记载了折断骨亦可线缝合固定的治法,实际上是骨折内固定的世界始载。元代危亦林开创了世界上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的先河,“凡锉脊骨不可用手整顿,须用软绳从脚吊起,坠下身直其骨使自归案,未直则未归案,须要坠下,待其骨直归案,然后用大桑皮一片,放在背皮上杉树皮两三片,安在桑皮上,用软物缠夹定,莫令屈,用药治之”。李仲南在《永类铃方》一书中又介绍了新的过伸复位法治疗屈曲型脊柱骨折”,伤者俯卧门板上,双手攀门板一端医者捉两足牵引,抬起,一医者用手按压骨折处。”王肯堂在《疡医准绳》中又首创了非过伸复位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对不稳定的脊柱粉碎性骨折采用此法复位比较安全。他还提出了外展型脓骨外科颈骨折,整复时上臂必须内收如此断骨才能很好复位。
清代吴谦等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把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同时创造和改革了多种固定器具。例如,对脊柱中段损伤采用通木固定,下肢损伤采用腰柱固定,四肢长骨干骨折采用竹帘、杉篱固定等。钱秀昌在《伤科补要》序中的杨木接骨之说,可谓中医人工假体代替骨头植入体内治疗骨缺损的创造性尝试。
中医学对骨疾病的认识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在与损伤、骨关节疾病作斗争中所积累的丰富理论与宝贵经验,其中有不少是世界上最早的发明与创造,代表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并有许多理论与治疗方法沿用于今。
近40年来,由于正确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使中医对骨疾病的认识、理论和治疗方法都有了突破性进展,中医学的肾主骨和活血化痪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运用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和医患合作的理论治疗骨疾病取得了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患者痛若少及合并症少的良好效果。由于西医吸取了中医的特色,从而使中西结合治疗骨疾病方面取得了创造性成就,受到国际医学界重视,在我国医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本周热点
今日深度资讯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