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导航 ] 首页 > 养生堂视频 >
20250323养生堂视频和笔记:母义明,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胰岛素
发布时间:2025-03-31 16:30:45
作者:百年养生网
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养生堂视频 养生堂2025视频全集
本页提供2025年3月23日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母义明。主题是《最新指南从严治“糖'》。主要介绍糖友控糖适合什么运动等相关内容。百年养生网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时隔四年,中华医学会再次更新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教授带您解读!
1、个体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
在以往的指南里,糖化血红蛋白的合格标准统一被设定为7%,这种“一刀切”的方式并未针对一般人群进行细化区分。
但如今的指标遵循个体化原则,能够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精准确定最适宜的数值,从而实现患者获益的最大化。
2、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
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无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采取更严格的控制目标(如<6.5%)。
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有显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或严重合并症的患者,可采取相对宽松的目标,但是最高也不可超过8%。
1、控制糖化血红蛋白的益处
①视网膜、肾脏、心肌微血管直接受血糖平均值影响。
②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心肌梗死风险降低14%,微血管并发症降低37%。
微血管病变主要与血糖波动密切相关。血糖控制状况越不理想,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就越高。1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小血管病变,而2型糖尿病患者则更易发生大血管病变。
这是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体型偏瘦,较少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与之不同,2型糖尿病多由饮食不合理、生活作息不规律等因素诱发,这些诱因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等一系列疾病,进而促使大血管病变的发生。
③糖化血红蛋白的值,越过7%以后,并发症风险会陡然上升。糖化血红蛋白从10%降至9%获益大于从7%降至6%。
2、不同糖友控糖范围
对于1型糖尿病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在70%的情形下,其血糖数值能够维持在3.9-10毫摩尔/升的区间内。
而针对老年患者或者处于高风险状态的1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范围相对更为宽松。
具体来讲,在50%的情况下,血糖处于3.9-10毫摩尔/升的区间视为达标;另外50%的情况下,血糖在10-13.9毫摩尔/升的区间内,也被认为是可接受的。
3、糖肾终末期控糖
当患者进展至糖尿病的终末期肾病阶段,已经出现了肾功能衰竭,这一阶段再严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对整体病情的改善意义有限。
此时,治疗的主要目标应转变为降低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因而,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设定在小于8%即可。若进一步追求更低的血糖指标,不仅治疗成本大幅增加,还可能给患者带来诸多潜在风险,得不偿失。
这时候选择药物,一定要选择低血糖风险比较小的,应该选择作用效果比较温和的长效胰岛素,没有峰值,患者就不容易出现低血糖。
4、糖化血红蛋白达标≠血糖控制得好
专家解答: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不会仅依据糖化血红蛋白这一指标来判断病情,还会重点关注空腹血糖水平以及血糖波动等情况。
如果某位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处于7%,看似在常规参考范围内,但倘若血糖波动幅度极大,那么该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依旧不能算作达标。
图:这三类糖友仅测糖化血红蛋白不够
1、注射胰岛素
这类患者发生低血糖风险较高,每天应至少6次监测血糖。尤其是老年糖友,睡前必须监测血糖。
2、血糖波动大
通常情况下,对于糖尿病患者,临床要求其血糖波动幅度应小于2毫摩尔每升。即便患者未出现低血糖症状,若血糖波动超出这一范围,也表明其血糖状态并不稳定。
3、近期准备手术
对于近期有手术安排的患者,从保障手术顺利开展与术后良好恢复的角度出发,医生通常期望将患者的血糖调控至稳定状态,一般会把血糖值控制在6-10毫摩尔/升这一区间范围内。
糖友联合进行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可获得更大程度的代谢改善。
每周进行2~3次抗阻运动(两次锻炼间隔至少48小时),覆盖上肢、下肢、躯干等主要肌肉群,每个肌群练习2~4组,每组重复10~15次。同一肌肉部位训练,至少间隔1天。
专家给出专业建议,中老年人在一天的锻炼安排中,除快走、日常劳作等活动外,还可适当搭配抗阻运动。比如利用弹力带进行锻炼,或是做深蹲练习,这些都属于抗阻运动。长期坚持此类运动,对改善血糖水平大有益处,能够助力中老年人更好地维持身体健康。
https://item.btime.com/20slpa1ebbnrhhengstm0vtqmr8
20250323养生堂视频和笔记:母义明,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胰岛素
本周热点
今日深度资讯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