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导航 ] 首页 > 中医养生 > 穴位 > 穴位

人体经脉之足阳明胃经

发布时间:2014-04-22 12:04:41 作者:百年养生网 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穴位 核心内容: 足阳明胃经 穴位

经脉循行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之侧,上行到鼻根部,与旁侧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着鼻的外侧,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中点处,再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面动脉处,沿着下颌角,上行耳前,经过颧弓,向上沿着发际,到达前额。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经颈动脉部,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通过横膈,属胃,联络脾。

缺盆部直行的脉:经乳头,向下挟脐旁,进入气街。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到气冲会合,再由此下行到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着胫骨外侧前缘,下行经足跗,进入足第2趾与第3趾之间,到达第2趾外侧端。胫部支脉:从膝下3寸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足跗部支脉:从跗上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与足大阴脾经相接。

吴大真,杨勤:健脾化湿茶的配方与用法,功效与禁忌,瘦身减脂,祛湿

联系脏腑

胃、脾。

主治范围

详解气郁体质:气郁体质的表现症状,自测题,怎么调理,食疗药膳

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痛,神志病以及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常用穴位

本经单侧45穴,左右共90穴。这里仅介绍23个常用穴位。

详解血瘀体质:血瘀体质的表现症状,自测题,怎么调理,食疗药膳

 足阳明胃经及穴位图

(1)四白

【位置】眼平视,瞳孔直下1寸。

祛寒燥湿泡脚方的配方与用法,功效与禁忌,祛寒燥湿,怕冷畏寒,风湿

【取穴法】正坐或仰卧位,闭目,正当目下眶凹陷处的眶下孔处取穴。

【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跳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等。

(2)地仓

王波:助肺化痰贴的配方与用法,功效与禁忌,燥湿化痰,利水渗湿

【位置】口角外侧旁开0.4寸处。

【取穴法】正坐或仰卧,眼向前平视,于瞳孔垂线与口角平线的交点处取穴。

【主治】口歪、流口水、眼睑跳动等。

陈明:补肾活血汤的配方与用法,功效与禁忌,肾虚,腰膝酸软,足跟痛

(3)颊车

【位置】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咬肌隆起处。

【取穴法】正坐或侧伏,于下颌角直上4分,向前一横指处。如上牙齿用力咬紧,咬肌隆起处,放松后,用指端掐按先前隆起处,其处凹陷并有酸胀感,即是此穴。

林洪生:沙参玉竹麦冬汤的功效与作用,做法,润肺,清肺,防肿瘤

【主治】口歪、齿痛、颊肿、口噤不语等。

(4)下关

【位置】闭口,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取穴法】正坐或侧卧位,闭口,于耳屏前约一横指处,当颧弓下缘的凹陷中取穴。此穴闭口有孔,张口即无。

【主治】耳聋、耳鸣、齿痛、口噤、口眼歪斜等。

(5)人迎

【位置】喉结旁开1.5 寸。

【取穴法】正坐仰靠,于喉结旁开1.5寸,有动脉应手处取穴。

【主治】咽喉肿痛、气喘、瘰疬、瘿气、高血压等。

(6)缺盆

【位置】锁骨上窝中央,正中线旁开4寸处。

【取穴法】正坐仰靠,于锁骨上窝中点,当锁骨中点上方,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凹陷中取穴。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等。

(7)乳根

【位置】位于乳头中央直下,第5肋间隙处。

【取穴法】正坐或仰卧,男子于乳头直下,第5肋间隙之中点处取穴;女子于前正中线旁开4寸,第5肋间隙之中点处取穴。

【主治】咳嗽、气喘、呃逆、胸痛、乳痛、乳汁少等。

(8)梁门

【位置】上腹部,脐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取穴法】仰卧,平脐上4寸,于腹部正中线旁开2寸处取穴。

【主治】胃痛、呕吐、纳呆、胁腹胀满、便溏、脱肛等。

●(9)天枢【位置】位于腹中部,脐正中旁开2寸处。

【取穴法】仰卧,在脐两旁距脐正中2寸处取穴。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 瘕等。

(10)水道

【位置】下腹部,脐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取穴法】仰卧,平脐下3寸,于腹部正中线旁开2寸处取穴。

【主治】腹痛、小便不利、痛经、痛引阴中、便秘、疝气、腰脊强痛等。

(11)气冲

【位置】位于脐中直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

【取穴法】仰卧,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旁开2寸处取穴。

【主治】肠鸣腹痛、疝气、月经不调、不孕、阳痿、阴肿等。

(12)髀关

【位置】大腿前面,髂前上棘与髌底外缘连线上,平臀沟处。

【取穴法】仰卧,于髂前上棘至髌骨外缘连线与臀横纹延伸线之交点处取穴。

【主治】腰腿疼痛、筋急不得屈伸、髀股痿痹、下肢麻木、膝内寒等。

(13)伏兔

【位置】位于髌骨外上缘与髂前上棘的连线上,当髌底直上6寸处。

【取穴法】正坐屈膝,医者以手掌远端第1横纹正中按在膝盖上缘中点处,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当中指尖所指处是穴。

【主治】腰痛膝冷、痿痹、腹痛等。

(14)梁丘

【位置】位于髌骨外上缘与髂前上棘的连线上,当髌底直上2寸处。

【取穴法】正坐屈膝,于膝盖外上缘直上2寸处取穴。

【主治】膝肿痛、下肢不遂、胃痛、乳痈等。

(15)犊鼻

【位置】位于髌骨下缘,膑骨韧带外侧凹陷处。

【取穴法】正坐屈膝,在膝盖骨与胫骨之间、髌韧带的外侧凹陷中取穴。

【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等。

(16)足三里

【位置】位于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约1寸处。

【取穴法】正坐屈膝,于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1寸处取穴。或以本人之手按在膝盖上,示指按在膝下胫骨前嵴上,中指尖所指处即是该穴。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虚劳羸瘦等。

(17)上巨虚

【位置】位于足三里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约1寸处。

【取穴法】正坐屈膝,于犊鼻直下6寸处取穴。

【主治】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肠痈、下肢痿痹、脚气等。

(18)条口

【位置】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8寸,胫骨前嵴外开一寸。

【取穴法】仰卧或正坐屈膝,足三里直下,当犊鼻与外踝尖连线之中点处取穴。

【主治】肩臂痛、股膝痛麻不仁、转筋、足痿,脘腹痛、痢疾,脚气,肠疝痛等。

(19)下巨虚

【位置】位于足三里穴下6寸,胫骨前嵴外侧约1寸处。

【取穴法】正坐屈膝,于犊鼻直下9寸处取穴。

【主治】小腹痛、泄泻、痢疾、乳痈、下肢痿痹、腰脊痛引睾丸等。

(20)丰隆

【位置】位于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嵴外2寸处。

【取穴法】正坐屈膝,于犊鼻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水平上,距胫骨前嵴外2寸处取穴。

【主治】下肢痿痹、头痛、眩晕、咽喉疼痛、失喑、腹泻、便秘、咳嗽痰多、身重、小便不利、水肿、带下、中风、失眠等。

(21)解溪

【位置】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当 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取穴法】仰卧或正坐取穴。 长伸肌腱伸向足大趾,趾长伸肌腱伸向足第2至第5趾,足趾背屈时其间明显凹陷。

【主治】下肢痿痹、肿痛、沉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足距小腿关节(踝关节)疼痛,头面水肿、面赤、目痛、咽痛、头痛、眩晕、眉棱骨痛,腹胀、便秘、胃脘疼痛,癫疾、胃热谵语、转筋等。

(22)陷谷

【位置】位于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取穴法】仰卧或正坐,于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取穴。

【主治】牙痛、咽喉肿痛、鼻出血、目赤肿痛、胃痛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热病、盗汗、癔病、足背肿痛等。

(23)内庭

【位置】足背,当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取穴法】仰卧或正坐,于第2、3趾间缝纹端取穴。

【主治】足背肿、齿痛龈肿、口 口噤、鼻出血、喉痹、面肿,胃痛、腹胀、消化不良、腹痛、泄泻、便秘、痢疾、肠痈、肠疝,癔病等。

微信公众号

相关内容: 胃经 核心内容: 足阳明胃经 穴位

文章评论


  • 小白痴 评论: 人体的经脉。

  • 木叶欢舞 评论: 人体又12条经络。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

今日全站焦点

  • 官方微信公众号
在任何搜索引擎中搜索一下“ 百年养生网 ”即可快速到达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