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导航 ] 首页 > 健康之路 >
20150627健康之路视频和笔记:张声生,脾胃湿热,脾胃湿热的症状
发布时间:2021-10-28 18:41:48 作者:百年养生网 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健康之路 健康之路2015视频全集 核心内容: 湿热体质 脾胃湿热的症状 脾胃湿热 生津乌梅饮 石斛麦冬饮 健康之路张声生 健康之路暑热伤脾 二香茶 健康之路脾胃湿热
本页提供2015年6月27日科教频道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张声生。主题是《养好脾胃过夏天》。主要介绍暑热伤脾的表现,夏三花代茶饮,养阴生津功效的水果,生津乌梅饮,石斛麦冬饮,体内有湿的表现等相关内容,百年养生网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图:养好脾胃过夏天
张声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脾胃病中心主任医师。
中医认为暑热之邪易伤脾胃。
暑热伤脾的表现:口干、口渴、胃不适、舌头无苔、舌质暗红。
专家推荐清热护脾夏三花代茶饮:夏枯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三七花(清肝火)、菊花(清热解毒)、金银花(清热解毒)。
图:夏三花代茶饮
哪种水果有养阴生津功效?杏?乌梅?桃?
正确答案是:乌梅有养阴生津功效。杏和桃辛温;中医认为酸肝化阴。
专家推荐生津止渴代茶饮生津乌梅饮、滋阴养胃代茶饮石斛麦冬饮见下图
图:生津乌梅饮
图:石斛麦冬饮
何嘉博士现场演示用西瓜皮巧做开胃菜:毛豆煮熟、西瓜皮切丁焯水、鸡胸脯肉上浆;锅中加点油煸炒鸡肉,下入辣椒滑散再下入毛豆、西瓜皮、烹入碗汁即可。
夏季时期易伤脾胃。辛辣油腻的食物都容易伤脾。
以下哪种是体内有湿的表现?身体发沉?易怒?爱出汗?
正确答案是:身体发沉是体内有湿的表现。头重脚轻是湿气重的典型表现。口黏、口腻、大便黏腻是体内湿气重的表现。
何嘉博士现场演示哪些食物易加重体内湿气:肥甘厚味的食物、油炸类食物、酒类、热带水果(芒果、桂圆、榴莲等)。
哪种东西祛湿效果更好?大白菜梗?萝卜缨?玉米须?
正确答案是:玉米须祛湿效果更好。中医认为玉米须有清热、利湿、退黄的作用。体内有湿可经常喝玉米水。金钱草祛湿的效果更好。
夏季过多贪凉也会伤脾胃。过多贪凉对脾胃的影响:胃寒、胃痛。
夏季受风寒后哪种药更有效?板蓝根?藿香正气?感冒清热冲剂?
正确答案是:夏季受风寒后藿香正气更有效。内有湿邪外感风寒的人用藿香正气才有效。
图:二香茶
20150627健康之路视频和笔记:张声生,脾胃湿热,脾胃湿热的症状
相关内容推荐
-
感冒 湿热体质 湿邪 胃痛 三七 藿香 胃病 麦冬 菊花 夏枯草 金银花 乌梅 西瓜 鸡肉 玉米 脾胃 藿香正气 胃寒 玉米水 养胃 肝火 清热 开胃 清热解毒 板蓝根 感冒清热冲剂 三七花 张声生 石斛 祛湿 出汗 内湿 大白菜 清肝火 桂圆 风寒 解毒 湿热 外感风寒 滋阴 口干 湿气 辣椒 养阴 芒果 萝卜 萝卜缨 玉米须 茶 榴莲 白菜 清肝 西瓜皮 代茶饮 口渴 正气 毛豆 湿气重 苯 湿气重的表现 脾胃湿热的症状 夏天 水果 脾胃湿热 生津乌梅饮 石斛麦冬饮 健康之路张声生 夏三花 健康之路暑热伤脾 二香茶 健康之路脾胃湿热 乌梅饮 体内有湿的表现 湿热的症状 口腻 金钱草 湿 寒 暑热
本周热点
今日深度资讯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
栏目最热
文章评论
- 周敏 评论: 脾胃中医不分家。
- 蓝梦 评论: 中医脾胃不分家。
- 时尚最前线 评论: 中医喜欢脾胃一起治疗。
- 奇葩男 评论: 中医也不喜欢有湿。
- 养生微观 评论: 中医脾胃不分家。
- 老么 评论: 脾胃虚弱胃口就不好。
- yeman2109 评论: 脾胃好身体才能好。
- 奇异果 评论: 痰湿困脾。
- yes_deng 评论: 中医还认为痰湿困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