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导航 ] 首页 > 健康新闻 >
素朴中医院承办“中医望诊色诊培训班”之李峰教授开讲
发布时间:2019-12-04 17:38:40 作者:百年养生网 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健康新闻
中医望诊历史悠久,至今仍为中医所沿用。2019年11月23日上午9时许,在举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过后,迎来了国家继续教育项目“中医望诊色诊专题培训班”的第一课,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李峰教授为大家首先分享了“知行合一,妙用临床——强化中医望诊技能,提升临床疗效”的课题,并重点讲解了“面部五色诊”。
讲座伊始,李峰教授从中医典籍入手,对望诊的基本原理和判断方法作了简要概述。望诊,又称“色诊”,是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主要是面部皮肤)的颜色和光泽的变化,用以诊察病情的方法。可按此了解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病性的寒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于外。”身体内如果发生病变,必然会反映到外在,只有熟练运用望诊,对疾病的诊断才能既快又准。
根据《内经》记载,面诊的判断方法有两种,其一是根据五色与五脏的对应关系进行判断。即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故观察不同的色泽变化,可以判断不同的脏腑部位;其二是根据脏腑在颜面部相关的对应部位进行判断。反应在面部则:额心、鼻脾、左颊肝、右颊肺、颐肾。李峰教授通过一个又一个临床案例,分析讲解了“面部五色诊病”。
(一)白色
面部呈白色者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病人面色发白,多由气虚血少,或阳衰寒盛,气血不能上充于面部脉络所致。如面色淡白无华伴唇甲舌色淡,多属营血亏损;面色如白光白,多为阳气不足、阳虚内寒;面色苍白,多属阳气暴脱或阴寒内盛
(二)黄色
主脾虚、湿证。因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脾虚失运,水谷精微不得化生气血,致使肌肤失于充养,则见黄色。如面色萎黄憔悴称为脾胃气虚,气血不足,营养不能上荣于面部所致;面色发黄且虚浮,称为黄胖,多属脾虚湿盛所致;黄而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为湿热蕴蒸所致;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属阴黄,为寒湿内阻所致;面色苍黄则是肝郁脾虚所致。
(三)赤色
主热证,气血得热则行,热盛而血脉充盈,血色上荣,因此面色赤红。热证有虚实之别。实热证,满面通红;虚热证,仅两颧嫩红。此外,若在病情危重之时,面红如妆者,多为戴阳证,是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上越所致。
青色
主寒证、疼痛、气滞、血瘀、惊风。病人面见青色,多由寒凝气滞,或痛则不通,或瘀血内阻,或筋脉拘急,使面部脉络血行瘀阻所致。如面色青黑或苍白淡青,多属阴寒内盛;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属心血瘀阻,血行不畅;小儿高热,面色青紫,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明显,是惊风先兆。
黑色
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病人面色发黑,多因肾阳虚衰,水寒内盛,血失温养,脉络拘急,血行不畅所致。面部黑而黯淡,多为肾阳虚所致,常见于肾病后期;面部黑而干焦,多为肾阴虚所致,常见于温病后期;面色黧黑,皮肤粗糙如鳞状,是体内有淤血的症候;眼眶周围色黑,多见于肾虚水泛的水饮证。
整个分享历时两个小时,李峰教授授课生动有趣,讲解内容深入浅出,学员们意犹未尽。据了解,此次培训是郑州一代宗师素朴中医院承办的国家继续教育项目,除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李峰副院长参与授课以外,还有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市名中医王鸿谟、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刘文龙、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尹东辉、首都医科大学副主任医师董晓英、国医大师张磊教授亲传弟子臧云彩的倾囊相授。
此次培训班的举办,不仅加强了广大医师的临床望诊技能,更是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一次新的突破,对于更好的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周热点
今日深度资讯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