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导航 ] 首页 > 健康新闻 >
一代宗师带你还原传统黑膏药,守住先人好技法
发布时间:2019-11-29 17:35:04 作者:百年养生网 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健康新闻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一代宗师遵循古法,创造性的利用中医外治膏穴疗法治疗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多科疾病。
膏穴疗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利用膏药疗法,经过辨证论治在人体经络穴位上进行贴敷的一种中医外治法。所用的膏药大都是黑膏药。而黑膏药主要是用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上,供贴敷于皮肤的外用剂型。有保护、封闭和治疗作用,膏层较厚,作用持久。广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病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工作都是快节奏,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已经不是老年人专属,更趋向于年轻化,而很多人害怕打针吃药或者针灸疗法,传统膏药疗法就正好迎合了这批人的需求,安全方便而且疗效确切。但是现如今的膏药市场品牌繁多,鱼龙混杂,如何选择可靠安全有效的膏药成为一大难题。那好的膏药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有以下几个步骤:
1.浸泡
一般采用“春五、夏三、秋七、冬十”的浸泡时间。
《理瀹骈文》(1984年人卫版)P478清阳膏熬制法:“凡干药一斤,用油三斤;鲜药一斤,用油一斤零”。
《中医各家学说》(严世芸主编)膏药熬制的经验:“……每干药一斤,约用油三斤或二斤半,每鲜药一斤,约用油斤半或一斤,先浸后熬,熬枯后去渣……”
其实,药油比例越大,药物含量越高。现亦有采用以油刚好浸泡药物为度的方法。
药与油的比例问题:干药:油=1:3;鲜药:油=1:1。
2.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
取浸泡后的药油共置灶上,采用文火缓慢加热。依药料性质不同而分为先炸与后下。坚硬的、肉质的及鲜药宜先炸,质地疏松的花、草、叶、皮等宜在其它药料炸至枯黄后再入锅。
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色为度。此时的温度可达200~220℃。
“熬枯”:药物浮起,将药掰断内部无油、中空松散如薯片状时,药物的有效成份才能熬出来。炸好时可用铁丝撩或铜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液称为药油。
3.炼油(滴水成珠)
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的温度上升到250℃左右时,改用中火。大约需要2~3个小时左右。
一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逐渐转黑而浓,进而又变为白色浓烟(燎油时烟更明显),以看到白色浓烟为度;
二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集聚时为度;
三是看滴水成珠:沾取药油少许滴于水中,药油呈圆饼状而不散开。炼油时,应不断撩油,当药油即将炼成时,撩油速度要快,但撩油勺要避免触及锅底,以防着火。如有着火时,应立即将铁锅盖上将火压灭。
4.下丹成膏
下丹前将黄丹炒干,以除去水分,并过60目筛。下丹方式:一为火上下丹法,即将药油微炼后,边加热边下丹,丹下完后,必须加热熬炼到成膏的程度。二为离火下丹法,即将炼好的药油连忙离火放于平稳处,加入黄丹,撒布要匀,并不停地往一个方向搅拌,以防丹沉聚锅底。下丹时速度太快易溢锅,且膏药质地不匀,过慢时,则药油温度下降,影响效果。
5.去“火毒”
将它徐徐倾入冷水中,操作时用木棒不断搅动,使成带状,以利冷却。当洗涤水变热时应另换冷水,凝结后取出反复捍压,并制成团块,将团块浸予冷水中,一般浸泡一周,每日换一次水,使火毒去净,
6.摊涂
用竹签沾取一定量的膏药,摊于纸或布等裱背材料上。
一代宗师素朴中医院采用古法熬制,选用道地药材,从选料、浸泡、提炼,到炼油、下丹、去火毒,最后的摊涂。每一步都严格按照传统工艺,武火熬制,文火成膏。不计工序繁琐,只为熬制好膏药。
本周热点
今日深度资讯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