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导航 ] 首页 > 黄帝内经 >
黄帝内经中根据面色的变化诊察疾病的要领
发布时间:2013-04-14 11:04:09 作者:百年养生网 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中根据面色的变化诊察疾病的要领
【原文】
容色(1)见上下左右,各在(2)其要。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3)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
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4);女子右为逆,左为从(5);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阳死,重阴死(6)。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揆度》事也。
【注释】
(1)容色:面部色泽。
(2)在:察也。
(3)齐(jì):通“剂”,即药剂。
(4)上为逆,下为从:逆,预后不良;从,预后良好。
(5)女子右为逆,左为从:阴阳之道女子属阴,右侧亦为阴,故色见于右侧为逆,见于左侧为顺。男子同例。
(6)重阳、重阴:男子(阳人)病色见于左侧(阳位)叫重阳,女子(阴人)病色见于右侧(阴位)叫重阴。重阳、重阴均属危证。
【白话详解】
面色的变化,表现在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位,各有其审察主病的要领。
若病色浅的,说明病情尚轻,可用五谷汤液调治,10天可以治愈。若病色深的,说明病情较重,须用药剂治疗,21天可以治愈。若病色过深的,说明病情更重,必须用药酒治疗,100天才能治愈。若面色枯槁不泽、颜面瘦削,为不治之症,到100天就要死亡。若脉象短促而正气脱失的,是死征;温热病而正气极虚的,也是死征。
病色表现在面部上下左右不同的部位,应分别审察其主病。病色上移为逆,下移为顺;女子病色在右侧的为逆,在左侧的为顺;男子病色在左侧的为逆,在右侧的为顺。如果病色变更,变顺为逆,在男子则为重阳,是死征;在女子则为重阴,也是死征。若阴阳相反,应尽快权衡病情的轻重,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使阴阳趋于平衡,这就是《奇恒》、《揆度》的目的。
【按语】
本节主要讲述了根据面色的变化诊察疾病的要领。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于外”。体内发生的病变,必然会反映到体表,面色就是这种体表反映之一。我国正常人的面色微黄,略带红润,稍有光泽,称之为“常色”。病时,面色色泽发生变化,称为“病色”。一般来讲,不论什么颜色,如鲜明、荣润的,表示病变轻浅,气血未衰;如晦暗、枯槁的,表示病情深重,精气大伤。
【应用举例】
窃思经言,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非特明其色,且明其病也,亦非特明其色,明其病,且明其病之应乎色,色之主乎病也。何以言之?肝色青,心色赤,脾色黄,肺色白,肾色黑。……析而言之,脏主里,腑主表,色之沉者病在里,色之浮者病在表,是脏腑表里之分也。
脏为阴,腑为阳,色之浊者病在阴,色之清者病在阳,是脏腑阴阳之分也。脏有虚实,腑有虚实,色之浅淡者为虚,色之深浓者为实,是脏腑虚实之分也。如是而知脏腑之为病,气色之所主,亦可见其色知其病矣。(《望诊遵经》)
上一篇:黄帝内经中诊法察神的重要性
本周热点
今日深度资讯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 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 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 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 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 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